【大纪元2025年09月26日讯】近年来,中国餐饮界的老牌企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闭店潮。尤其是近期,包括口碑极佳的北京“中8楼”、老字号舜和酒店、曾获米其林殊荣的富临饭店及民国红公馆,这些经营了20多年、承载着无数人回忆的老牌餐饮巨头一个接一个地倒下。
多家20年老牌餐企闭店
从高端酒楼到地域名馆,最近频频传出闭店消息。
经营了23年,在北京颇具口碑的云南菜馆“中8楼风尚云南菜”,8月底在颐堤港店贴出公告,称租约到期,于9月15日正式闭店。
这家2002年创立于北京潮流地标三里屯、开创了“风尚云南菜”细分品类的老店,一开店就吸引了白领、年轻时尚的消费客群,是很多人心中最早一批的网红餐饮店。此次闭店消息一出,立刻引发了不少食客的关注和感慨。
社交平台上,不少网友听到“中8楼”最后一家门店关闭后,纷纷表示惋惜:“太可惜了。北京最好吃的云南菜馆,铜锅焖饭北京独一份。”但也有消费者表示,“年轻时候经常去吃,当年很火,味道非常惊艳。但是最近半年去吃,确实有些失望,菜品没有创新没有升级。”
从行业来看,近年酒店业经营普遍承压。同样有着23年历史背景的山东知名餐饮酒店舜和集团,旗下“济南舜和酒店”泉城路店,也在9月22日撤下了招牌。
《新黄河》报导,近日在该门店看到,酒店已竖起围挡,门口两辆货车上装满各种板材及砂石物料,一楼装修已拆卸完毕,仍有部分工人在场。
据周边商户介绍,该门店决定闭店已近一个月。舜和酒店其它门店工作人员也表示,泉城广场店关店已一段时间。
舜和集团旗下包含“舜和巴西烤肉”“舜和德国餐厅”“舜和海鲜”“舜和鼎秀”等多个知名餐饮品牌,其中酒店餐饮营收占比超过75%。
舜和国际酒店营业额2024年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了15%左右,同时餐饮客单价也下降了10%左右。
今年夏天,星级酒店上街摆摊成为潮流。7月份,舜和集团就因董事长任兴本上街卖快餐的视频迅速出圈。视频中,任兴本与员工一同出现在快餐售卖现场,手拿大勺为顾客盛菜,并介绍称餐品均价为12.7元。
在上海经营26年的老牌顺风大酒店,今年陆续出现闭店,大众点评显示目前已经暂停营业和歇业闭店的共计8家。
米其林餐厅也难自保
不仅知名菜馆,老牌餐企的倒闭危机也笼罩在米其林光环之上。
9月15日,香港传奇米其林三星富临饭店在内地的唯一分店──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厅富临饭店发布公告称,因“公司战略布局调整”,将于10月15日起正式终止营业。富临饭店1974年在香港创立,多次蝉联米其林三星。北京分店开业于2022年,与总店相同,主打燕鲍翅,人均466元。
另一知名米其林餐厅,南京“民国红公馆”,也被爆所有门店以及旗下公馆咖啡、行宫等多家店铺在大众点评平台上均已处于“暂停营业”状态。有网友爆料称,红公馆夫子庙、老门东等门店大门紧闭,还有部分门店被贴上了“欠费停电通知书”和“燃气欠费停气通知书”。
前段时间,广州老牌火锅“一哥澳门豆捞”在官方公众号“一哥豆捞”上发布消息称,自2025年4月30日起,其高德置地店将正式停止营业,另一门店荔湾领展店也在3月底官宣闭店。创立于2007年的一哥豆捞,主打港式打边炉,曾是老广心中的“白月光”,目前其品牌仅剩一家门店营业。
越来越多经营10年到20年以上的老牌餐馆,今年开始陆续宣布退场。
焦虑的老牌餐企集体“过冬”
“餐饮老板内参”报导,从老牌饭店、老牌餐厅到中高端精致餐饮,这类餐企背后,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正餐业态。它们“船大难掉头”,焦虑感会更重。它们在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后,到目前步步走向闭店乃至倒闭退场的结局就体现了这点。
南京红公馆闭店、退场的原因,其创办人吴斌在朋友圈提到:重金投资失败巨额亏损,负债经营,内部管理漏洞,借高利贷被套利贷。
业内人士表示,“运营成本太高,每天几桌客人根本hold不住成本,现在的餐饮市场环境变差,有许多好餐厅关门实属无奈之举。”
红公馆倒下只是一个缩影,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。实际上中高端餐饮的倒闭潮,从2024年乃至2023年就已经开始。
在经济下行、禁酒令政策下,他们的核心客群捂紧钱包,商务宴请、高端聚会的需求出现萎缩,支撑中高端餐饮收入的“大单消费”减少。
责任编辑:方晓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