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纪元2025年09月26日讯】(大纪元记者王君宜综合报导)德国《商报》(Handelsblatt)周四(9月25日)援引布鲁塞尔高层官员消息报导,欧盟委员会(European Commission)计划在未来数周内对来自中国的钢铁及相关产品征收25%至50%的关税,以回应欧洲钢铁产业面临的压力。欧盟方面暂未对此正式置评。
保护欧洲产业
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(Ursula von der Leyen)本月稍早已表态,将提出新机制限制钢铁进口,以保护本土生产商。她指出,全球钢铁产能过剩正持续压缩利润空间,削弱欧洲钢企在减碳投资上的能力。
欧盟现行的钢铁保障措施(safeguard / safeguard quotas)预计将在2026年中期到期。根据 WTO(世贸组织)的规范,保障措施不能无限期延长,必须在期限内检讨或换新工具。
为加强对本土钢铁业的保护,欧盟委员会今年3月宣布调整现行的保障措施,将免关税钢铁进口配额的年度自由化比率由原本的1%下调至0.1%,并对进口压力较大的产品类别,取消未使用配额向下一季度结转(carry-over),并禁止国家间互转未使用配额。
在新制度下,落在配额内的钢铁进口仍享有免关税待遇;但若进口量超出配额限额,则可能面临额外关税(在现行制度为25%)或其它贸易防御措施。
中国出口创新高
欧洲钢铁业界正面临来自中国及其它地区低价产品的竞争压力。多方分析认为,中国今年钢铁出口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,增幅在4%至9%之间,总量可达1.15亿至1.2亿吨。中国生产的钢铁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,但受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,迫切寻找新的海外市场。
据中共商务部下属的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,自2024年以来,各国已对中国钢铁推出约54项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。专家预期,随着中国钢铁出口持续扩大,未来或将面临更多限制性措施。
欧盟业界压力
欧洲钢铁业除面临中国低价产品竞争,还要承受美国对其征收高达50%的关税,令欧洲钢企在国际竞争中处境艰难。
在此背景下,欧盟已于7月底启动海关监测系统,对金属废料进出口展开监控,涵盖铁质废金属(包括钢铁)、铝与铜等,以应对业界对供应短缺及冶炼厂可能停工的警告。
长期以来,欧洲金属与冶炼产业就曾面临废金属原料来源不稳定的挑战。业界与政策制定者普遍认为,废金属是欧盟的减碳与循环经济转型中重要一环,是推动可持续金属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(本文参考了路透社的报导)
责任编辑:李琳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