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人工程师拿到亚马逊高薪后,却决定离开美国…

文章来源: -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,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!
被阅读次数
“新的美国梦,不在于能否留在美国,而是带着在这里累积的技能、人脉与资本,去创造一个不受签证、裁员或政治摆布的人生。”

——来自台湾的亚马逊软件工程师黄文兴(Wen-Hsing Huang)这样说。

华人工程师拿到亚马逊高薪后,却决定离开美国…



2022 年,黄文兴来到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(UIUC)攻读电脑科学硕士。那时他只有一个目标——进硅谷大厂、拿 20 万美元年薪。

为了这个梦想,他在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以第一名毕业,英文并不出色,却拼命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。为了学费和生活费,他向父母借下 10 万美元——那意味着,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、签证过期,就得在 60 天内离开美国,还要背上巨额债务。

偏偏他抵美那年,正是 Meta、Twitter 等科技巨头大裁员的风暴期。实习岗位骤减、面试频频受挫。“那段时间我几乎崩溃,”他说,“但我学会了什么是能控制的,什么是不能的。”

他每天练习自我介绍、修改履历,跑遍所有招聘会。最终,他拿到亚利桑那州半导体公司 ASM 的聘书,半年后顺利跳槽到亚马逊。

表面看似顺利的留美路,背后却是长期的焦虑与不安。

起初,他的目标很清晰:拿绿卡,在美国累积 10 到 20 年经验,再回亚洲创业。然而,连续两次 H-1B 签证抽签落空,外加新闻中不断传出 F-1 学生被遣返的事件,让他感到无比的不安全。

“我原本计划 2025 年 4 月去日本旅行。虽然心里害怕,但还是去了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——我已经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一定能留在美国。”

他意识到,世界本就充满不确定:经济动荡、科技更迭,裁员随时可能降临,连软件工程师也可能被 AI 取代。在这些无法掌控的环境中,他决定重新定义“成功”与“自由”。

“过去三年,我的每一个决定都要先想——这会不会影响签证,而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。”

这种生活让他无法测试创业点子、无法承担风险,甚至连一次旅行都要顾虑重重。如今,他计划先继续在亚马逊工作,等积累足够资金后返回台湾创业。

他相信,在远程时代,创业不再受地理限制。身在台湾,他同样可以经营全球化事业,甚至在美国注册公司——既享有较低生活成本和完善医疗体系,又能维持与国际市场的连接。

回顾三年留美经历,他说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位,也不是名企光环,而是“韧性”与“自觉”:“我学会在不确定中保持坚强,知道自己的价值,不被签证和身份定义。”

他仍敬佩美国精神,认为这片土地象征自由与机会;但他更明白,真正的自由,是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人生,而不是等待签证的批准。

查看评论(0)